从心理上看,初中生正处于“心理断奶”期,对父母的依赖正在逐渐转化为独立感。他们独立行动的愿望越来越强烈,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、信任和友谊。这个时候,如果父母还像以前那样对待他们,经常打骂他们,会使他们产生对立情绪,甚至发展到离家出走。
在教育方式上,一些家长总是喜欢认真地看孩子,严格控制孩子的休息和玩耍时间,不仅让孩子完成学校作业,还不断要求孩子学习其他知识以应对考试。这样,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不自由,不受控制,从而养成逆反心理。教育专家认为,对于理智的孩子来说,选择离家出走是他们反抗严格管教的一种方式。研究表明,13-18岁的孩子通常会通过以下方式抵制严格的管理:厌学、离家出走、早恋、加入不良团伙。
从家庭的角度来看,很多父母只忙于自己的事业,没有时间照顾孩子。在一些家庭中,夫妻经常吵架、斗嘴,却没有意识到对孩子心灵的影响。久而久之,孩子在心里就对这种家庭环境形成了抵触情绪,而离家出走就是这种抵触情绪的表现。
从孩子自身来看,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充沛,好学,但实际知识水平不高,缺乏社会经验。离家出走这件傻事。
因此,家长们要清楚,孩子离家出走其实与他们这段时期的心理发展有关,也与父母和社会的影响有关。基于这些原因,我们还可以归纳出几类离家出走的孩子:
第一,避免学习压力型。
现在的学生压力很大,主要来自家长的期望和老师的要求。这也让孩子们严重厌倦了学习,久而久之产生了离家出走以逃避一切的念头。
二是避刑型。
广西曾经有一个初二的女生,因为晚上没有按时回家,怕爸爸打她,所以离家出走。我们常说,理解比说教更打动人心,宽容比惩罚更有效。但是,作为一家之主,很多家长还是喜欢用“惩罚”来教育孩子。他们总是用惩罚来吓唬他们的孩子。久而久之,孩子会产生恐惧,表现得像离家出走。
三是缺乏关怀型。
从前有一对夫妻,吵得不可开交,以至于没人理会身边一直哭个不停的孩子。然后,孩子哭着说“我再也不回家了”,然后冲出了家门。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并不少见。很多父母因为生活的压力经常吵架,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,无形中照顾孩子。四是盲从。
孩子天生好奇。一旦遇到“别有用心”的人,或者听到某人对外面世界的描述,就会忍不住想去看看。一些孩子因为听信了身边一些“坏人”的怂恿而离家出走。
了解了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和类型,如何预防孩子离家出走?家长们不妨按照我下面的方法来练习一下。
首先,做孩子的好朋友。
这个时期的青少年思维非常活跃,有很多话要对别人说。如果父母能够放下架子,与孩子平等相处,像朋友一样交流,孩子就会把你当成知己,无话不谈。这样,孩子的烦恼就会在谈话中得到缓解和化解,也就不会离家出走了。
第二,帮助孩子找到有益的同龄朋友。
虽然父母可以成为孩子的朋友,但有时孩子更愿意与同龄人分享烦恼。因此,家长要鼓励孩子多交一些同龄有益的朋友。
第三,倾听孩子的声音。
面对受挫折的孩子,如果父母不是打骂就是挖苦,孩子肯定不敢跟父母说出心里话。这样做还会加重孩子的自卑心理,自信心减弱,内心的悲伤无处宣泄,对生活产生悲观情绪,离家出走逃避。第四,细心观察孩子的心理。
一般情况下,孩子在离开前总会有一些“线索”。比如有的孩子突然走神,好像在想什么;有些孩子做事犹豫不决;及时防止孩子离家出走。
家长如果能很好地掌握以上方法,应该可以防止孩子离家出走。另一方面,在对待离家出走的孩子时,家长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愤怒就责骂孩子,这样只会加重他的反抗心理。相反,父母应该自然而然地欢迎孩子回家,平静地与他们交谈。如果是自己的原因导致孩子离家出走,父母也应该鼓起勇气对孩子说声“对不起”。这样,孩子就会慢慢敞开心扉,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困惑,真正避免离家出走的情况。
叛逆孩子孔德是专业的叛逆孩子教育学校,河南问题少年矫正学校,叛逆孩子管教学校,叛逆孩子学校,叛逆孩子送哪里管教。